大型與小型喇叭的區別,音場呈現及頻率兩端會很顯著。若以音樂元素為首,好的大型喇叭並 不容易找到。同時要玩好大型喇叭,各方面條件嚴格,其中例如,大型後級及寬大聆聽室符合方能 突出喇叭各項優點,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以重播音樂為重點來調校喇叭,並不是因為我的喇叭大, 不加思索將音量調大到異常囂張。這種錯誤觀點,讓人啼笑皆非。這與售賣商及音響展覽示範場 地不同,比如David A. Wilson的產品,僅僅用來表示能頂的住極大動態音量,我相信正式聆聽 之際,他不會要你去到那麼盡。另一類怪現象,就是從小小聲來調校,說什麼聽音樂要小小聲就 足夠的怪論,他肯定忘記了喇叭要有一定的能量,才會把本身優點展現出來。適當音量為最適合 不過。在設計喇叭來說,不論大或小,都應抱著一個共同目標:盡可能揭示音樂元素。音樂元素又 要到那裡去找呢?耳朵一般能接收到聲波頻率大概由20Hz至20kHz,而最多音樂感會落在大約160 Hz至1280Hz左右,那就是所謂的中頻,亦是中或小型喇叭會將其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最佳的一面 。在此情況之下,這十多二十年來在音響界誕生了不少嬴得稱讚的經典小喇叭,例如Watt,各英國 牌的3/5A型、ProAc小喇叭、Reference 3A及Quad ESL 63等等。如果你像我一樣,以聽音樂為主, 這裡我推荐兩張通俗一點的發燒天碟,不像上期介紹過的古典發燒天碟,令到一些人叫悶。這期 的兩張天碟可用來測試器材中頻,同時也品味到其傳神之至的音樂。這兩張天碟是:《Musicnet 楊小琳 MN 1001》、《The Music Lab鋼琴情歌Audiophile Piano Love Songs MB INT-1002》。 (一) 楊小琳這專輯,若沒錯的話,算起來是第三集。之前,已有很多音響雜誌給予好評 地前兩張專輯。但我沒聽,也不能在這裡作個簡評和比較。說起來,這是我第一次認真 接觸楊小琳的歌聲。這專輯總共收錄了十首曾經流行一時的好歌。整體來說是一成功作 品。楊小琳的歌聲從近距離形象出現,換句話說,如果音響系統調校得好,她會出現在 你喇叭中間音場前面。不會像《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有明顯的堂音與歌者聲音 同時出現,也不會像其他染上錄音室色澤很重的錄音,例如,三盲鼠《A Whisper of Love》 《Ayako Hoso Kawa TBM CD 5039》充滿了晦暗色彩。楊小琳的聲線還算穩重,女人味濃 郁,情感豐富。那風情萬種的歌聲,頗為別緻,轉聲之際微小呼吸聲收得親切自然,偶爾 使你覺得她性感撩人,但不至於想入非非,與蔡琴的樸實無華分別很大。每次聆聽一些 舊曲翻唱,經常覺得製作人在選曲方面出現了瑕疵。往往出版商選了風行一時熱門的歌 曲,忽略了歌者聲線能否詮釋歌裡精髓韻味。這裡差強人意歌曲有《千言萬語》、《Goodbye My Love》和《等著你回來》;這我都沒耐心聽完,而跳過去另一首,盡量避免破壞了對 她的印象。這專輯最佳演繹的是《曾經心痛》、《情人的眼淚》、《最好一夜》。聽著,聽著, 我渾然不覺盯著楊小琳出現在聆聽室,散發出魅力歌聲。在華語專輯這樣的效果並不多。 這專輯另一特色在配樂。雖然全部是華語歌曲,編曲卻是洋人,而且大部份樂員亦 是洋人,當然只要配合得好,音樂無邊際之分。各方面伴奏頗具高超水準,然而歌曲裡面 主要是以鋼琴為軸樂。生動濃厚爵士風味奏法接合其他樂器,令人回味無窮。例如『曾 經心痛』,低音大提琴開始彈出跳躍高低起伏音符,演奏了前面幾個音節及接下來的鋼 琴聲,就不難洞悉其高標準水平。這專輯人聲及全部樂器均具真實感。鼓聲敲打與一般 收錄來比較,雖然是稍微遠了一點,但我認為太過趨前反而失去了現場感覺。這碟使用 Apogee UV 22作數碼錄音及混音處理,Cello器材來鑑聽,在美國UH 24 bit HDCD製成母 帶,而CD壓模在日本製造。從製造手法,可想而知主要從發燒友為出發點。 總結來說,除了那首『心事』全部樂器和楊小琳聲音結像力質感很強。樂器大小體 型比例準確。這效果有賴於成功混音處理。聆聽此碟,發覺鋼琴聲在楊小琳後面,配合 恰當。樂器體型結像力和音質逼真,例如前述過的低音大提琴,其他如『情人的眼淚』 有大量氣體色士風吹奏及『最好一夜』條條細緻吉打線聲明晰出現在右方音場,加上楊小 琳一些獨特輕吟聲,我感染到一股真實現場氣氛彌留在聆聽室。聽完『最好一夜』共鳴 情緒使我惆悵,『情人的眼淚』哀淒感人。這又是一張我會好好的保留的發燒天碟。 (二) 鋼琴有寬闊音域特性,頻率從27.5Hz至到4186Hz,因此它可用來代弦樂隊各種不同 樂器持有的獨特頻率。作曲家一邊彈,一邊寫譜,不久就完成了一首曲。鋼琴對作曲家 來說是一件珍貴樂器。但發燒友對鋼琴衡量角度會認為好的獨奏鋼琴錄音很少。我最不 能接受就是一些稱為發燒鋼琴碟為了要表達高低頻率動態,不覺中將鋼琴體型結像力加 大了幾倍,很多大型喇叭,這裡不便例出牌子,均有這瑕疵。我手上有兩張我比較喜愛 的鋼琴錄音。它們的音色都不錯。輕鬆的《Black & White》(Danny Wright NIM 101)、 嚴格一點的《『Picture At An Exhibition 》(Hyperion Knight Wilson Audio WCD 9025)。首張錄音稍有點距離感,好像在小酒店大堂演奏的鋼琴。第二張聽來卻很靠近 演奏者;這張《鋼琴情歌》與第二張相當符合,就如這CD的廣告語,『電台演奏會用的三角 鋼,將會在閣下府上出現!』 《鋼琴情歌》這張超合金(Alloy Gold)印製的發燒碟是香港音樂堡(The Music Lab)精心製作。目前新版CD,例如前一期的(Reference Recording)都以高解析力 24 bit錄音和製版。這張CD也當然不例外。最近也聽了無數這類製作,音色通透最為明 顯。這碟聘請了在香港作業多年的菲藉鋼琴大師Alex Delacruz主奏全部歌曲,裡面有 多首令人回憶的經典國粵名曲,稍微新的有《幾段情歌》、王菲的《我願意》、《約定》 及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主題《偶然》,其餘舊一有許冠傑的《這一曲送給你》還有一 些老歌如《千言萬語》、《情人的眼淚》及《不了情》等等。如前段說過,這台鋼琴以 近距離來收錄,極少錄音室的迴響。聽起來,整台七尺六寸Yamaha C7演奏級鋼琴呈現 在聆聽室。聲音也清晰無比。要錄好一台鋼琴聲不容易,他們動用了世界著名丹麥咪 B&K及美國Earthworks來收錄。鋼琴的瞬態反應極快,同時注重基音與諧波的匯合,過後 弦線彈出的音波,還須借重鋼琴的反音板來表達,同時,還要有整台鋼琴結像力。全部 工作變成不簡單,其他如麥克風的理想位置,製造過程失真度也要減到最低,都在考慮 範圍。錄音師及監製Ray Lee打算要將此碟例為香港首張示範級發燒鋼琴錄音,而在錄音 ,混音以及制版全不用EQ來調校,期望完成一張原汁原味天碟,如果聽到不好聲,是閣 下的音響系統不對,不是他的錯。 整體來說,這是一張值得讚揚的天碟。鋼琴師演奏手法流暢,圍繞的餘韻令人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