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筆者第一次為讀者撰寫有關SACD的事跡,而參考機種為當紅炸子雞Marantz SACD 8260,SACD在市場上已有一段時間,但很多發燒友仍然對此抱者觀望態度,其實不難理解,早期CD出世之後,亦嚷者音質超越LP,但實際上卻被LP殺得體無完膚,這一次慘痛的教訓,發燒友學乖了,對數碼制式從此有了戒心,再加上「風雲」是星馬Hifi傳媒的「一哥」,我們一日未正式論述此最新數碼制式,發燒友的心中就永遠都有個刺在心里,這次我藉著8260的到來,順便為這最新數碼制式,做個全新的略約探討。
同門比拼 經過一段聆聽,我將自個心得寫出,讓讀者與我一同分享。如單一比較(即用CD模式)8260與自個的同廠CD-17在聲音上實則各有千秋,前者聲底較沉穩、厚重,後者高頻則更清秀、中低頻線優美,如此說來,這一部售價馬幣四千餘元的8260,如果其內置的SACD制式「不生性」,那就可以打包不理了,帶者戰戰兢兢的心理放上目前我個人認為錄制最為靚聲的粵語SACD…譚泳麟天碟精選一,歌聲一出,8260不論聲音密度、質感、高低頻伸廷都拋離CD-17,8260在此收服失地,總算沒白費我對它的期望,除此之外,我又發現,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制作嚴謹的SACD軟件是勝過傳統CD製式的,而它們之間的音效分別在於SACD比傳統CD音效來得更凝聚、中頻厚度更佳及空氣感分佈更廣,整體聲音質素好上20%,換句話說,如果你目前正準備更換數碼體系的話,那這一售價並不怎么昂貴的8260,將會是你這時期的一個佳選,因為不論未來是什麼制式勝出,這一8260永遠都用得著,因為它同時可以兼容傳統CD播放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