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是一個十分特殊的人物,有不少人甚至認為,近廿年,香港樂壇的男歌手之中,當推他為最有巨星魅力,他大膽、熱情、敢愛敢恨、又有異樣品味魅力和眉目如畫的俊美外型,是一個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型。 張國榮的超級偶像地位,與香港其他巨星不同,這個捱了多年才走紅的人,從來就不是大眾集體意識的投射,而是能橫跨不同年齡,萬民稱頌的完美偶像。 在這裡,十分值得注意的是,擺在張國榮的一個事實:一個人,即使他的開頭是好,在某一種目標的培育下成長,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所接觸到的一切,全是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他所做到的一切努力,都告訴他朝這個方向走,絕不能回頭。 從張國榮第一次出現人前,與家人借了廿元刻意去參加麗的電視台『亞洲業餘歌唱比賽』(報名費五元),到如今,已經很多年過去了,那年,張國榮只是廿一歲(一九七六年)。 張國榮踏入樂壇的過程,並沒有經過甚麼曲路∼在比賽過程中,他甚至與評委起了爭執,事情是評委要他把十二鐘長的《American Pie》縮減至三分鐘,張國榮堅持己見,毫不讓步,這就是他絕對自我的性格,愛與恨,黑或白,通通寫在臉上(當時的評委之一就是他後來的伯樂兼恩師黎小田),結果張國榮照樣入圍(取得亞軍榮銜,在當時,張國榮甚至不懂五線譜,憑的全是自己的感覺),並順利進入娛樂圈。而一開始,就觸犯了他的完美,頭頭碰著了釘(雖然張國榮每次提到這一點時,心情一定不愉快,但也說過就算了)。幸好,張國榮雖霉不屈,因為他堅信世上不可能有這樣倒霉的人。 有決心、有才華的人,總可以取得最後成功,這一意念,對張國榮而言,極其重要。所以,後來張國榮才會言之鑿鑿,向他一位看好的新人道出,只要是有料之人,一定會有出頭天。 『好似我,衰三張唱片才會有今日。』 (說實在的,張國榮實在不該捱這麼多年才紅的。) 張國榮的另一特點,是他對積極對事業的態度,他明知自己很紅了,但仍然不斷求進步,他明白不進則退的道理,不爭氣,其他人就會迎頭趕上。這位極通世情的人,因此還能領略到上乘歌藝的真諦,而許多一蹴即成的歌手,反倒鑽進牛角尖中,走不出來。這是張國榮成為不世傳奇人物的最重要基礎,他表現的哲理極深。 張國榮的大成功,不僅是娛樂圈,也是所有懷張國榮在八十、九十年代樂壇之中,都是重要人物。但張國榮在初出道那幾年,卻給人平庸之感,七七年《I Like Dreaming》、七九年《情人箭》,都是嫩稚之作,前者是寶麗金唱片公司為張國榮發行的英語專輯,在當時廣東流行曲漸成為主流之際,自然碰了一鼻子灰,也充份顯示唱片公司的失策∼不按牌理出牌(雖然當年從英國回來的張國榮較熱衷唱英文歌)。張國榮之不濟,甚至出現在台上。當時,張國榮為《I Like Dreaming》大碟做宣傳,一時興起將頭上的帽子扔往觀眾群,現場觀眾竟有不知這麼做有何作用,不僅發出噓聲,還將帽子扔回台上。真不知張國榮當時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十分值得同情。 一年之後的《情人箭》盡管是一張廣東大碟,但未見具體的例子,在此張大碟內,好一些歌曲還是其他藝人的作品。唱片公司再次犯了同一毛病,使張國榮成了一個被浪費的人物。(張國榮初期作品極弱,連他自己聽了也嘩然,後來,每有機會,便說:『這算是甚麼作品,完全雞仔聲,差極了!』可能深以為恨,所以張國榮的歌聲一直在進步,而進步之多,堪稱是香港眾巨星之最。試聽張國榮在《Salute》之唱來簡鍊有力,和《情人箭》簡直是兩回事。) 連續兩張唱片創下劣績,使當時已經擁有像許冠傑、譚詠麟、鄧麗君等搖錢樹的寶記,任由張國榮流落江湖。 (寶記在九九年易名環球後,以五千萬天價簽下張國榮,兜兜轉轉,環球少賺了二十年。) 張國榮受了幾年氣,直至八三年,離開歌壇達四年之久的張國榮才找到唱片公司落腳。新東家是無線電視所成立的附屬機構∼華星。其時無線電視主辦新秀歌唱比賽,獲譽者可以有機會灌錄唱片,肥水不流外人田,成立唱片公司是勢在必行的。而從寶記出走的張國榮在影壇略有小名氣,華星亦需要有潛質的新血(在黎小田的引荐),雙方在此基礎下自然惺惺相措,一拍即合。這是由於張國榮不論在華星或無線都可以獲得有計劃、有系統、受力捧的曝光程序,塑造一個健康、青春和帶有浪漫英雄的形象,所以選曲方面以輕快和富日本味為主。 『你難以想像一個藝人在台上唱歌,台下的人大唱倒彩時,表演者的心情是多麼難受。』 『我覺得跳槽真的沒跳錯,雖然只灌過兩張唱片,但現在上台演唱,觀眾已有了好的反應了。』 有時,他只在歡樂今宵唱了幾首歌,第二天已有人對他說:『唱得幾好呀!』有反應當然令他感到興奮。 在電視的補助之下,張國榮在華星的首炮『風繼續吹』已建立知名度,接下來一年憑『始終會行運』(電視劇『鹿鼎記』主題曲)大碟內的『Monica』、『H2O』大紅大紫,『為你鍾情』、『Stand Up』以至晉入成熟階段的『愛慕』(收錄了『當年情』及『有誰共鳴』等名曲),使張國榮成為家喻戶曉的香港樂壇巨星,吐氣揚眉一番,就像其他著名歌手一樣,其歌曲成為了一種代表,一種歌名說出來之後,人人都知道是誰的代表作(對歌曲的評價,請看『張國榮作品統論』)。 (到這裡為止,一直很少提到張國榮的舞藝如何,其實他這方面的功架,從電視上或者舞台上皆有目共睹,尤其是他和梅艷芳同台演出之際,簡直可以連TVB或Concert上的舞蹈藝員比下去。) 張國榮在華星的成功,其地位已經能和當時樂壇巨星譚詠麟、陳百強相提並論,成為廣大聽眾追捧的藝人。這自然引起其他唱片公司的垂延,特別是悔不當初的寶記。但張國榮卻非被寶記直接拉攏,而是通過其和當時最有名氣的電影公司『新藝城』組成的『新藝寶』,繞個圈子力邀加盟,連先前已加盟的許冠傑、麥潔雯在內(本來葉蒨文亦在名單之內,因為過不了林子祥那一關而擱置),使得『新藝寶』成為足以和寶記、華星、華納、百代抗衡的另一股勢力。 作為阿倫當時頭號競爭對手,新東家在爭取張國榮時用盡心機,包括給予對方整張大碟的自主權,如選歌、拍造型、唱片封套設計、宣傳等(這點阿倫與他真的不同,阿倫完全只負責唱歌部份,其餘一概不予理會,的確,單論唱片包裝設計,香港樂壇之中,無人能望其背,只有梅艷芳和他有得比),張國榮對『完美』不 能竭制(他是唯美主義者),事情自然水到渠來。 張國榮的音樂作品是藝術的升華,而其唱片封套、造型在當時亦屬另辟蹊徑,令樂迷產生『原來可以做到這樣子』。張國榮由《I Like Dreaming》、情人箭的凡玉,最後晉身浪漫、激情、創意於一,顯示了張國榮的迅速成長。『到了現在,我懂得反思,我又覺得其實有低潮是好事,我才會珍惜更多東西。』 張國榮初顯巨星風範,應是由《為妳鍾情》開始,借舞台的燈光、色彩在夢幻與現實之間,把封套、造型拍得有不可一世的風格,這是當時華星唱片公司的強項本位,其創意在當時遠超其他同業,令他的音樂作品之品牌大為提升。 所以昔年當張國榮轉投新藝寶時,其完美主義令專屬的工作人員叫苦連天,『我係華星都唔係咁唧!..』 張國榮予人印象最深的,是在歌唱事業晉入巔峰時期優雅地告別樂壇長達五年之久。 『我早已說過告別樂壇,是多年前的計劃,我也曾跟阿梅說過這問題,大家都有此共通點∼太累!而她也會於不久將來告別歌壇........』 『在未得到今天的成就之前,我是多麼的渴望,但得到了之後,卻又落得馬不停蹄的忙,而且背負的壓力很重、很重。』可是作出這種決定後開始,張國榮雖然一直在拍戲,也一直有人在看(他演戲的天賦毋庸置疑),然而,來找他唱歌的唱片公司,也不知有多少。 坊間有流言,在那幾年,張國榮的歌聲,只能默然地在家中抒發,由於張國榮依然對音樂熱愛與不捨,所以。每次與朋友相聚,幾乎每次都有人特此會唔作同樣的要求:『請你唱幾首』。一次兩次還不覺得怎麼樣,久而久之,張國榮不免感到失落,再久而久之,便會忍無可忍,思想負擔之重,一時無倆。怎麼一回事,大歌唱家的歌聲豈能讓一小撮人獨享,所以,他不管眾人非議,索性豁出去,對人生看得如此透徹,張國榮是絕頂人物。(一九九二底,毛毛曾爆出張國榮在一個私人聖誕派對卡拉OK歌唱項目中,率先第一個開口唱《東方之珠》,接著才到一眾明星獻藝,張國榮對歌唱的熱愛,似乎不必專門提出來詳細討論了。) 張國榮是有天生歌唱天份的能力者,要不然怎會在樂壇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好的歌者,其實是一直可以唱下去的。因此,張國榮在九五惶然復出,這只怕是眾望所歸了。而結果就是各位聽到的情形,至終都如意流轉地唱出沉鬱的情感,令人心折。 張國榮獲得歌唱比賽殊榮後那幾年,因為聲線未能掌控,不算是實力派歌手。 張國榮的情形,不難理解,他在成長過程中,際遇太差,受盡了委屈,自然停留在某一階段。 張國榮直自遇上智深音樂人黎小田,才知道甚麼叫著感情的投入,唱歌的技巧,加上張國榮在反抗過程中,令他變得成熟。因此,在《風繼續吹》之後,張國榮心目中只有把歌唱好,在歌曲的營造上自然流露,如『無我』境界,完全可以理解。正如著名填詞人小美所言,張國榮並非溫室成長型,容易觸動自己內心真情,這在歌曲演繹方面自有一股魅力在。 張國榮在抒情歌一環得到了發揮,在快歌一環一樣得到發揮。張國榮的聲底絕不屬於醇厚雄壯一類,然而唱起快歌時卻充滿勁道,熱血奔騰,這種功架,可以作為新生音樂人第一課的參考。 終其一生,張國榮不論情愛歌曲,快歌勁舞是分不開的,情歌的淡恬和快歌的激烈,如此對比卻又水乳交融,不著痕跡,終於使得張國榮的作品,格外精彩紛呈。 張國榮在樂壇上呼風喚雨,穿著有型有款,卻未能反映在其生活飲食上。以張國榮的財富,他的居所沒有一絲暴發戶的模樣,但完全看得出他的品味立場何等嚴正。張國榮和友人進餐,亦選擇巧手的飯餚為樂,絕不會硬充場面。他人觀點如何,無足輕重,最重要自己吃得開心。在這段著墨不多的事件上,其實極其深刻指出了張國榮的一點,他明白花錢賺來不易,該花則用,用得其所。『一直紅下去』不是必然的,正是花無百日紅,懂得為自己的未來盤算,疼惜自己,這就是張國榮扮演的角色。這樣的人生觀,直到他著算何時引退,何時復出,甚至死亡,都由自己一手操蹤。勇氣豪情,皆勝人一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