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舊機換新機。在六十年代之前,單一機種高傳真的時期,兩路(高頻和低頻)機種已經被採用播出優美的樂聲,直到六十年代初期,立體聲的面市,兵分三路(高頻、中頻、低頻)的所謂高傳真復機,應時的出現在我的特別設計音房裡頭服務。一直到七十年代,變本加厲的又從復機的三路增加到四路,重建音房,開拓一對地下各自長達二十三尺半長的地底石屎號角喇叭。由Lowther PM4負責推動,每只口徑4 1/2尺 x 5 1/2尺半,音場的雄厚可想而知,想當年吸引了各路的英雄好漢當場批評以及指教,可真的受益不淺。 其實要馴服一套普普通通的單路雙邊機套,已經是大費周章,何況是三路甚至於四路的復 機操作,假如馴服復機的技術功夫隨手可成,那麼今天市面上發燒友手上的機套,應該絕大多數 是復機機套而非目前的寥寥無幾。經常應付一套單路機種的操作都幾乎應付不來,假如面對 一套三頭六臂的復機情況是何等的措手莫及。應付復機的特性,以及操作的過程,假如是頻分 三路,並非簡簡單單的將三路復級的高頻,中頻以及低頻,依照復機的程序,將電子分音器連 接到前級機套的輸出插頭,然後分別接到高頻、中頻以及低頻的後級機套輸入插頭之後以序調 動各自的音量控制器須求的音量這麼簡單罷了。 如果只是隨隨便便經過一調就宣告大功告成,那麼簡單,那麼單路雙邊的機套,早就非全 部收檔不可了。論氣勢單機雙邊機套望塵莫及,論音場,單邊雙機機套那裡有得好比,論台風 ,那根本是另一個世界,可是難是在馴服一套復機機套,並非是等於普通一台單獨雙邊機套的 三倍而已,而是超出三倍,是六倍,甚至於十二倍或者是無盡無窮的倍數,要應付一套復機, 真是談何容易。 正因為控制調動復機的過程跟調整單機的過程完全是兩回事,單機的音量控制是單純的, 要強要弱只須輕輕一轉動,就大功告成,而復機就沒有那麼簡單,組成復機的機套是互相牽制 的,經常機套會分成兩種,甚至於三種不同牌子的機套。高頻部份採用推動力比較弱的膽機如 2A3等之類,中頻最好採用300B來推動,至於低頻嗎!石機最為理想。 不同頻率任務在各異求同的要求之下,最先處理的是喇叭的接線相位,因為三寸喇叭從三 種不同的機種取出,因此引出的喇叭接線在各機種放大倍數的級數(單級或雙級放大)確是喇 叭接線位的正數或者負數,搞清楚之後,三對喇叭才會在一致的共同點工作(否則同一訊號 上有台推前有者退後),然後喇叭的選用高頻、中頻以及低頻,各別喇叭的磁鐵,體型大小不 同,磁力線的分密度有異,因此在總音量控制器轉動的時候,那就是說總音量控制器分分鐘在郁 動時,由分音系統,分發到高、中頻以及低頻機種引入的,雖然是同一個訊號,可是負責推動 喇叭的機種種類各別,因此推動力就有異,又因為喇叭本身的磁鐵反應強弱不等,在發音的 同時,當然音量就不一致,因此單單選擇喇叭已經大費周章,對於單機的喇叭操作,早已得到 有關喇叭出產商的預先選定,無論音量的角度怎樣子郁動,音量的強弱,全部高頻、中頻以及 低頻度是一致的。 復機在一切事情辦妥之後,那麼調整復機的操作,音量只限於在調整完成之後的那一段 音量,不能夠自由自在的隨意轉動總音量控制器,稍微有郁動,牽連的不只是限於眼前聽到的 一小部份,而是全面浮動影響全局,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是一致的變動,而是仿佛睡在 水床上稍微的把身體郁動一下,水床表面就馬上立刻全面郁動,這就是復機的性能,同時也就 是復機其可愛之處。 所以,經過轉動的總音量控制器絕對不可能得到高頻、中頻以及低頻的平均音量,那就是說,不能夠任意郁動總音量控制,正常的樂聲工作點只限有單一個而已。其實復機的響應,在大體上是佔盡風頭,可是如果細心比較還是單機來得有真實感。 復機只能夠在交響樂隊上佔優勢,用在流行歌手或者是單音鋼琴之類的音樂上,就遠比不上單機來得自然通透了。理由很簡單,復機是由多台機套組合而成,而電子分音器在分配(高頻、中頻、低頻)不可能一百巴仙的清清楚楚以免令頻率的高音與中音之間交叉處出現重疊或者又在中音與低音之間缺乏準確而短缺了一些音譜,重疊式或者疏落都並非是我們愛好樂聲的需求重疊的音聲,當然音場特別大,氣勢特別闊,其實已經失去樂隊的原音、原味了,就因為有這任務,跟我相依為命了四十年的主僕關係的復機,就此了斷。 七十年代是SONY在檳城最紅盛的時期,當年大紅大紫的SONY機套廠商乘勢推出了一套三級六路復機,每套以一百二十瓦特電工率機種推動,原裝唱頭、原裝唱臂、原裝唱盤、原裝前級、原裝電子分音器、原裝後級,當然包括原裝喇叭在內,陣容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應無可異議,應該是互相配合得天衣無縫了吧!可惜因為缺乏馴服復機經驗的人材,輕視操縱復機需要的技術,以為那是一件簡而易舉的一回事,結果全部栽在他們手裡。 取而代之的是Mattes、Marantz、McIntosh號稱3M,當年的發燒同志都以擁有其中之一台 為榮,而3M的機套並非是以復機操作,3M機套全部都是單級機種上陣。 完成了雙劍合壁的孿機、孿箱(若非機套的掌舵人都為之目登口呆)的操作之後(Ultra Rear System)迴響系統是我下一個目標策劃設計,迴響系統最大的目標是尋求處身於廣大音樂 廳的韻味,面對前頭喇叭的樂聲,經由音房的反射作用,互相抵銷之後,樂聲的殘餘響音大概剩下 10%左右經從背後喇叭推出,以增強處身於廣大音廳裡來的享受,這就是研究迴響系統設立迴響 系統的重要性是對全套音響,包括音房在內應有的淋漓盡致的發揮功能作用,完成步入迴響的 系統的年代,再次締造另一個音響發燒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