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一個HiFi友曾說過,這個年頭,玩HiFi的人不少,但真正會玩音響的,卻不多,他們涉足HiFi,只因為他們喜歡跟別人說:“我是玩xx品牌的......”HiFi,不知甚麼時候已成了恍如名牌奢侈品一樣的虛榮?但以下這位,卻不是如此,他是真正的喜歡音樂而愛上音響,而且組合真的搞得很好聲。從整個過程來看,他還是一位環境斗士。
為了這篇報導,我們特地等到機主韓先生引入Marantz SA-7S1後,在某個晚上進行了一場輕鬆的探訪,除了談機論聲,我們還拭圖了解為何一個左右毫不相稱的聆聽空間能發出如此平衡的音效,讓人刮目相看。其實像韓氏這般謙虛的人已不多見了。在他的音響世界裡,音符是悅耳的,但這背後,卻是他對器材搭配、擺位、調聲、音樂等等的思考,一一都融在其中。
『我追求的只是我心目中的理想音效,就是這麼簡單。』他很清楚的說。
韓氏玩音響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屬於摸索期,沒有良師的從旁指導,令他走了許多冤枉路,從HiFi體系發出來的音效總是慘不忍聽。
他說,這種玩不出好聲的日子持續一段很長的日子,熱度也因此冷卻,最後索性放棄(轉玩AV)。
本來他只打算隨便買一套家庭影院就算了,偶然一次機會到友人家中聽了一部由『柯頌』V6推一對Dynaudio喇叭,對這套價格不貴的體系驚為天人,並對友人的音響認識之深及見解獨到,使他重燃HiFi之火。
不想再走前面的冤枉路,最佳辦法就是請教友人,並直接叫友人set-up一套HiFi。結果他從『柯頌』V6i配一對同是來自大陸的鋁帶小喇叭,一直到JM Labs Micro Utropia再到現役系統,整套體系的價格已晉入中、高階段,這也是他真正接觸HiFi魅力的開始。

唱盤 Kuzma Reference
唱臂 Triplanar VII uII
唱頭 Benz Micro LP
唱頭放大 Karan Acoustics Phono 2
鐳射唱機 Marantz SA-7S1
前級 Karan Acoustics KA L

先談韓氏的聆聽空間,因為它會讓很多擁有靚房的發燒友『垂涎』(或妒嫉)。
韓氏住在一所頗為高級的公寓之中,其用作聽音響(或家庭影院)專用之空間面積是10尺(其實不到)乘14尺,天花板最高約十尺左右,只是位在左內側有一幅向前突出的孤型牆,形成左右不平衡之局面。而且為了遷就觀賞影片冉冉降落的螢幕(放在靠左牆邊),他必須把喇叭的一邊(左邊)靠貼側牆(離牆約一尺左右,另一邊大概有三尺),避免足有四尺餘高的Diva Utopia遮擋到螢幕。
但如此一來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加上所採用的喇叭份量不輕(每只喇叭各有兩只八寸低音單元向兩邊釋放能量),因此非得在四堵牆和上下巧施調音物(Echo Busters)、全木制擴散板、天花板泡沫散射板、地毯不可,結果,這幾種物件俱備了凝聚音場和令全頻舒暢的實際功用,並且徹底解決低音的駐波問題。
這間先天上不良、玩靚程度機率難如中ToTo的聆聽空間,在韓氏友人的努力下,已變成了一間靚房,聽入耳里的是一種非常真實的聲音,像是只聽到直接聲波而聽不到一點從牆壁反射過來的聲音。
這絕對是與韓氏所採用的一流器材、絕佳配搭有關。
比方說他所玩的放大器(唱頭前級、前級及後級)皆出自Karan Acoustics同一間廠,其共同的聲音特色是動態起伏出色、勁道像用之不盡難得又中至中低、低頻給予強勢的重量與線條感,這有助於Diva Utopia在此小房中幫上了一把。
KA-PAS 270是目前本地Karan後級中銷路最佳的一部,它雖然只是排在第四的位置(上面還有KA-PAS 450、新出KA-PAM 650及旗艦KA-PAM 1200),但它那270瓦甲類設計,真的把Diva Utopia推得貼貼服服(甚至能把Dynaudio前第二把交椅Temptation推倒),以其馬幣約四萬元的售價,要為它找出個對手來,只怕不容易。
Phono 2是Karan的最新產品,一出來就在本地執『唱頭放大』市場之牛耳,並導致供不應求。原因它不必是音響富豪才付得起(馬幣兩萬左右),自然,本地一個月也只能分到兩部。原本Karan還要推出更高級的電源分體式Phono 1,可是適逢設計師其母患癌心情大跌,而將計劃無限期擱置。
這套系統有三件器材是不足一個月使用期(以當日而言),Diva Utopia一個月,Phono 2兩個星期,Marantz SA-7 S1只有三天播唱時間,不過經我們一輪試聽,它們的聲音已具台型,全頻分佈平均,連貫性佳,音場寬深不凌亂,只是器材過新使到高頻的亮度未能盡展(但已比第一天好),音色未全面收圓,仍有一點點稜角(充分run in後必然改善這一點)。韓氏在短短一個月內花了整百千(馬幣),心開始安,晚上睡覺也比較甜。
實際上,我們聽到的各方面表現,都有上回(第五十三期)聆聽林氏那一套大Karan的影子。像真度高、感染力強,是一次愉快的聆聽經驗。
(於此我必須加插一段,玩HiFi猶如選美,各花入各眼,但其基本原則一定要在,像音場、層次節奏感、平衡度、像真度等等,總不能打斷鼓棍的震撼效果聽起來像筷子夾等,麥當娜的野性魅力豈可變成蔡琴的深情款款!)
首先以Marantz SA-7S1登場,全為CD為軟體,以本刊製作的〈林子祥流行歌集〉作考驗,它的中音準確度依舊是Marantz機的強項,泛音漂亮,音色密度之高是我不曾領略過的(指CD),這還不是我最震撼的一幕,它的低音不僅抹去過去較為柔弱的印像,線條還無比清晰、動態強橫、質感佳,在這方面令我有一種回到前一陣子在聆聽Goldmund Eidos Reference的感覺。
播唱黑膠唱片是這次試聽的高潮,欣賞Lee Oskar這張七十年代的老錄音(1976 Far Out Production,編號0060-206),在Benz Mirco Ebony LP唱針的勾劃下,它忠實地反映原貌,口琴剛健有力且靈活異常,聽者的情緒一下子被牽引住,輕易隨著音樂觸動。
Hermanos的〈Cantare, Cantaras~I Will Sing, You Will Song〉十二寸大Single落在這套系統上,舞台感十分深闊,也表現此碟應有超強動態和低音雄偉的一面(有某小喇叭及古董玩家竟認為是駐波,相當可笑),這是一種享受(值得一提的,是此名不見經傳的絕版碟價格不菲,最近有人以美金八十元在網上搜刮回來,証明此碟『有料到』。)
另一張精彩之作是Madonna的〈True Blue~The Color Mix〉日版,主唱和音樂分隔得清晰,又保持了低音的勁道,完全沒有所謂此消彼長的現象。
對這一套系統,基於器材件件擲地有聲,加上心機特高(房間處理),以致我有一種非常苛求的心態,坦言之,某些地方,是有點超乎我想像之外。而且假以時日,必能更上一層樓。
機主喜歡。
難得我們也喜歡。